当前栏目: 社会实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多彩本草 >> 社会实践 >> 正文

社会实践|2019级中药资源与开发本科班杨帆

2021-10-01  

为了能利用自己所学的技能知识,去服务山区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少年儿童,我于2021年顺利通过面试加入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大别山支教团,并于暑假开始了支教活动中。由于疫情的影响,本次支教活动开展了20天的时间,虽然比计划时间有所缩减,但每一天都是充实而又有意义的一天,也充满了回忆与感悟。

在支教点的生活,给我印象深刻的首先是艰辛的环境,由于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我们的伙食基本为自己做的土豆、洋葱、米饭,可以说只是填饱肚子,很少能有补充营养的蔬菜。炎热的夏天没有空调,吊扇也年久失修,因此教室里是借用个别家庭的落地扇,主要目的是担心孩子们中暑。由于没有可居住的地方,所以在这20天都是铺个凉席在地板上睡觉。

也正因为这样艰苦的环境,使得我有更深刻的感触,没有任何一位志愿者抱怨条件太过艰苦,“我们可以苦,但是不能苦孩子”,这便是我们达成的共识。我也常怀着这样赤诚的初心,我之所以志愿参加支教便是希望在这短暂的一段时间过去,能够为山区的孩子带去一些温馨,带去对未来的希望,带去善良的种子。的确有几位支教志愿者在几年前就是参加了大别山支教活动的学生,我们都是在用自己的能力“反哺山乡,播撒梦想”。我所在的校区分配了共九名志愿者和一名负责人,教学4个年级,近百名学生,每天五点半左右就陆续起床,在厨房烧火做饭,在大门口测温迎接学生,在教室看管学生的秩序,平均每天都是三节课,可以说除了备课上课、烧火做饭,总会努力挤出时间去听听课,课间注意学生的安全,与孩子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到了每天送孩子回家的时候,可能是一天中最为轻松的时候,在不宽不窄的山间小道,时刻注意着车辆的来往,与孩子们交流着生活的点滴,有的活泼开朗,有的沉默不言,把最远的孩子送回家,需要一个小时的路程,了解到他们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为了赚钱养家都去了不同的城市,为了节省每天几块钱的公车费,远的孩子四点就起了床,简单吃些东西就开始往学校赶。到了晚上吃完饭,整理好厨房,就开始每日总结与讨论,我们总是讨论的很激烈,每个人都把自己关注到的情况进行反馈,我可以感受到我们每个人都在细心地观察每个孩子,除了能够带来知识,我们更希望能够用自己的热情善良、积极向上的态度,影响这些孩子朝着更积极的方向成长。

  

通过我的接触,我发现这些孩子并不难相处。在课堂上,我也会积极地在教室里走动,每当我的眼神与学生的眼神产生了互动,我就感觉到,我所努力准备教学内容的过程是值得的。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不难发现,确实会有一些学生比较调皮,但是我觉得适当的引导才是我应该做的。我认为这些孩子的年龄还比较小,他们还不能够判断自己是否应该认真的去学习。考虑到第一节课我的教学任务并不是很重,所以我选择在讲教学内容之前,先与同学们沟通交流: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

这本是一个枯燥的过程,我相信不少老师都可能会和自己的学生提到过要认真的学习,这样会拥有一个比较好的未来。在学生们的回答当中,我也感受到了这种影响。但我并不仅仅只是想让孩子们觉得他们要去认真学习。相较于这简单的一句结论,我更想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教会孩子们学习与思考。让他们有自己的思考在其中,并且找自己的理由或者目的去学习。当然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我也向学生们强调了,学习并不仅仅只是坐在教室里读书,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比如说在赛场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员,又或者说厨房里的高端厨师,等等。我希望孩子们知道,他们拥有着无限的可能性。不过,读书学习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学习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这些都是他们将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基础。

此外,提到学习与思考。我了解到他们之前的成长过程当中,学习的地位被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思考的过程则相对被低估甚至忽视。我希望他们经过自己的思考,能够得出自己的感悟,感受,经验,能够做出自己不后悔的选择,以至于能够成为一个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接着也就提到了权力与权利。在讨论的过程当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权力与权利的定义并不清晰。因此我对于这两个概念进行了解释,同时我也希望我的学生们能够在长大之后拥有选择自己成为怎样的人的权力,而不是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工具人,成为一个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我和学生们们讲道我们在一起的时间可能只有短短的二十多天,我们都是彼此人生当中的一位匆匆过客。但是既然我作为支教团的一员志愿者,我能够为这些孩子带去什么?我想知识点都是次要的,如果能够把他们的思想朝着积极的方向去引导,让他们能够明确自己的目的或者目标,让他们愿意去追逐自己的理想或者梦想,并愿意为此不断的去学习和发展自己。这便是我希望在这短短的二十多天里,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所能够达到的。同时我也清楚,由于我们经历同我们对于相同的事情,可能有着不同的见解,所以我也告诉学生们,我对他们所讲的观点,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我并不是要把自己的个人意志强加到这些学生身上。只是希望他们能够有自己的想法,能够朝着他们自己想要的未来,去不断的前进和发展自己。

每一个孩子的性格都很鲜明,有的活泼阳光,有的安静沉默,有的天真烂漫,有的叛逆顽皮。但是我知道,每一种性格的形成都与孩子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有关,我也从不去定义某个孩子是怎样的人,因为我知道性格也会因为作为老师的我受到影响,我不断的接触各种性格的孩子,试着了解他们的家庭、经历,从陌生到常围在我的身边,我意识到即便我只是他们经历中的一位匆匆过客,但他们已然把我当作一位亦师亦友的哥哥。在一次心理课程中,我问道“同学们更期待亲人的陪伴还是物质的满足呢”,所有的孩子异口同声的回答了“陪伴”,这个答案确实不足为奇,但一想到有些孩子常年寄宿在阿姨家中,有些孩子在很小时就父母离异,我能感受到这种诉求是多么真诚,多么渴望。送孩子放学回家的路上也常能见到一些家长,他们口中满是感激的言语,还有人说你们只有几个人也不收孩子的补课费,还这么负责的给孩子们讲课、送孩子放学,为当地的贡献真大啊。我想,无论是哪里的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时都怀着赤诚之心,去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

突然的分别,我见到孩子们留下不舍的眼泪,听到家长的感谢,我知道分别是在所难免的,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志愿服务,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社会的温情,我也更加愿意更努力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的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感悟:支教过程中,身处艰苦的环境,常怀志愿的初心。教育资源的不充足,种种因素的影响,使每个孩子都渴望知识,都期望被关心、得到陪伴。我深知短暂的支教,注定使我和孩子们成为彼此人生中的过客,带给孩子们的知识也很并不会很多,但不论过程如何,我和每一位志愿者都希望能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对于知识的尊重探索的精神,带给孩子们。这次支教,不仅是为山区的孩子提供帮助,同时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经历与成长,我应当继续提升个人素质,更好的为社会贡献,为人民服务。